微信

中信证券:美国“大而美法案”的政治、市场与产业影响

中信证券14:55

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内容涵盖保守派的广泛政治议程,我们从政治、市场和产业等多个角度做出解读。关于美国政治,法案并不一定有助于强化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的支持;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但预计发挥作用需要漫长的过程。关于中美关系,法案落地后,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谈判或成为特朗普在7月的优先事项,预计中美关系将延续阶段性稳态,TACO交易模式仍可延续。关于美债市场,法案进一步提升美国未来债务压力,预计这将导致中长期长端美债利率中枢上行。关于美股市场,6月下旬以来美股业绩预期的修正已企稳反弹,OBBB法案利空美股医疗和 新能源 ,可关注估值和业绩更为匹配的科技行业、受益于再工业化进程和政策利好的制造业、中上游资源品以及 核电 行业。关于美股科技板块,法案利好科技巨头、AI、 半导体 设备等。关于能源产业,法案使新能源受到冲击,但 储能 政策有所缓和;法案积极推动传统能源的复兴,可关注核电等行业的发展。

 

▍事件: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内容涵盖保守派的广泛政治议程,并到2034年使政府赤字累计扩大3.4万亿美元。

 

“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以下简称OBBB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减税近4万亿美元,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通过的《减税与就业法案》所涉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减免永久化;单身纳税人标准扣除额增加1000美元,已婚夫妇增加2000美元(至2028年);免除小费、加班费及部分汽车贷款利息的税收;增大老年人和有子女家庭的税收减免;将未来五年的州和地方税收减免额度从目前的1万美元提高到4万美元;并拨款打击非法移民等。同时,OBBB法案还涉及诸多关键产业政策,如扩大半导体税收抵免、退坡 清洁能源 补贴、支持传统能源开发等。根据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测算,OBBB法案到2034年将使政府赤字累计扩大3.4万亿美元,考虑利息成本后赤字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4.1万亿美元;OBBB法案将使联邦政府赤字率在2027年上升至7.1%,并在2034年之前保持每年7%左右的水平。

 

▍美国政治:各方博弈将一步白热化,OBBB法案并不一定有助于强化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的政治支持;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但预计发挥作用需要漫长的过程。

 

1)由于OBBB法案涉及削减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即使根据偏向保守意识形态的Fox News在6月13-16日的调查,也有59%的受访者表示反对该法案。后续共和党人如何在中期选举中向选民“推销”法案仍有待观察。

 

2)由于OBBB法案背离了支出削减、提升债务可持续性的原本意图,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裂痕公开化。当地时间7月5日,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America Party),预计其政治议程包括:支出削减与债务控制、重视科技发展、放松监管、在社会议题上走中间派路线等。从欧洲国家非建制派新政党成立并迅速崛起的规律来看,有两个条件,一是把握选民关切的核心议题(如反移民),二是主流政党无法满足该议题。但从马斯克的主张来看,支出削减并非选民关心的议题,其他议题又与现有两党有过多交集。因此,虽然其可通过控制个别国会席位,起到“以小博大”的摇摆作用,但预计需要漫长的过程。

 

▍中美关系:OBBB法案通过后,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谈判或成为特朗普在7月的优先事项,中美关系并非特朗普关注焦点,预计中美关系将延续阶段性稳态。预计在特朗普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谈判中,TACO交易的模式仍可延续,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继续回暖。

 

1)鉴于美国中期选举民调可能在今年底提前“固化”,特朗普需尽早拿出更多成果。由于OBBB法案已经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谈判或是特朗普在7月的优先事项。短期内中美博弈或并非特朗普关注的焦点,因此中美关系有望在7月继续保持阶段性稳态。

 

2)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4日,特朗普表示将开始致函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关税税率可能从60%、70%到10%、20%不等”,并称从8月1日开始生效。我们推测,特朗普的相关表态或意味着对等关税的实际征收时间已延迟至8月1日,为美国与各国的谈判留出时间,在对各国关税设定水平上或采取分类处理的方式。一是对“友好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232行业关税,包括已与美国达成协议的英国,后续可能包括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瑞士等;二是对逆差较大的“产业链协同国”征收20%左右的对等关税+232行业关税+打击转口贸易,包括已与美国达成协议的越南,后续可能包括东盟各国;三是对个别“不配合谈判国”征收60-70%的极端关税。若以上判断成立,则对等关税的极端性相比4月初明显回收,近期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的TACO交易或可以延续。

 

▍美债市场:OBBB法案进一步提升美国未来债务压力,这将导致中长期长端美债利率中枢水平上行。

 

由于法案对于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减税幅度存在差异,同时也提高了许多家庭医疗、食品等方面成本,因而法案实际对于 美国消费 的提振水平还有待观察。当前美国就业市场韧性仍存,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中性表态,表示将观望经济再决定是否降息,因而短期而言,预计长端美债利率波动将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影响。中长期,由于OBBB法案将进一步提升美国赤字规模,未来美国财政债务压力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上升,因而该法案将中长期地提升长端美债利率的中枢水平。

 

▍美股市场:6月下旬以来美股业绩预期的修正已企稳反弹,OBBB法案利空美股医疗和新能源,但可关注估值和业绩更为匹配的科技行业、受益于再工业化进程和政策利好的制造业、中上游资源品以及核电行业。

 

1)基本面维度,自1月下旬特朗普回归白宫以来,美股2025年的业绩增速预期持续下修(彭博一致预期)。但6月下旬以来业绩预期的修正已出现企稳反弹,当前 标普500 、 纳指100 、MAG 7最新的盈利增速预期分别为7.4%、14.2%、14.6%。

 

2)估值维度,当前标普500动态PE为22.3倍(97%历史分位),高于2023年7月中旬的20.0倍,但目前纳指100的27.1倍(90%历史分位)动态PE则略低于当时27.4倍的高点。因此,若短期美债市场不出现供需失衡导致的收益率飙升,我们判断OBBB法案对美股的估值压力有限,特别是业绩增速预期相对较高的纳指100和科技巨头(除 特斯拉 )。

 

3)从法案涉及到的具体行业影响来看:第一,未来十年对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及儿童健康 保险 计划(CHIP)的支出将削减1.02万亿美元,对美股医疗保健行业预计冲击较大。第二,9月起取消7500美元的EV补贴,或进一步压制特斯拉等 新能源车 企的业绩。第三,军工企业有望受益于法案额外追加的1500亿美元国防预算。第四,在传统能源与制造业方面,法案通过延长投资抵免期限和加速折旧等手段,允许美国企业在2025年至2029年间选择立即全额加速摊销研发费用;对于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等,企业可享受100%即时全额扣除的政策;制造业新建厂房及扩建工程也允许全额即时折旧费用化,相关行业的税后利润将增厚。

 

4)整体看,建议投资者关注:估值和业绩更为匹配的科技行业;受益于再工业化进程和政策利好的制造业、中上游资源品以及核电行业;医疗支出的削减或利好 互联网 诊断行业的发展。

 

▍美股科技板块:OBBB法案利好科技巨头、AI、 半导体设备 等。

 

1)延长将于2025底到期的减税,对美股科技板块整体构成利好。

 

2)899条款的移除等,有助于降低短期境外投资者资金外流担忧,尤为利好外资持仓权重较高的科技板块。

 

3)税收优惠相关条款(含加速折旧、研发支出抵扣等),叠加此前特朗普政府关税威胁等,料加速先进晶圆制造(代工、IDM等)、关键IT零部件&整机制造( 消费电子 、数据中心等)等回流美国本土,中短期利好半导体设备、晶圆代工等产业环节。

 

4)剔除原众议院版本的AI监管禁令,有助于美股科技企业在AI领域继续保持全力投入,并维持全球市场的持续领先优势,相应体现在算法研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AI应用探索等环节。

 

▍能源产业:法案使新能源受到冲击,但储能政策有所缓和;法案积极推动传统能源的复兴,可关注核电等行业的发展。

 

1)OBBB法案对新能源冲击比较大,主要是逐步取消新能源的税收抵免政策,使得新能源在美国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法案规定了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税收抵免取消的时间,在2026年开始建设的电站税收抵免逐步减少,2026年和2027年分别减少至60%和20%,2028年完全取消;取消在2026年开始建设的住宅分布式光储项目的税收抵免。2024年,美国 太阳能 装机量近50GW,全球光伏装机约550GW,美国光伏装机占全球的比重不足10%,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光伏产品的高价值市场,装机的下降还是会对整体市场产生影响。2024年美国的风电装机5.2GW,全球风电装机约117GW,美国装机占比不足5%,装机的变化对全球整体市场影响不大。

 

2)法案储能相关政策有所缓和,规定储能税收抵免取消时间相较于风电和光伏要晚很多年,储能税收抵免在2033年/2034年/2035年分别减少至100%/75%/50%,2036年取消。储能与风电和光伏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美国整体 电力 系统对储能有需求的迫切性。储能政策的延续也为未来几年美国储能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且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储能市场近年来的装机几乎占到全球装机的三分之一,这也有利于稳定全球的储能市场,延续全球储能市场高增长的局面。

 

3)法案积极推动传统能源的复兴,除了传统的 油气资源 外,对零排放核电生产抵免和清洁燃料生产抵免进行了修改或限制,并未完全取消。此前特朗普签署4项行政命令,聚焦核燃料自主、先进反应堆部署、简化审批流程及支持军事/AI设施能源需求,政策在电力方面积极推动核电等领域的复兴。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截至2023年末,美国在运核电机组93台,总装机容量9583.5万KW,保持全球首位;2023年美国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19.7%。近年来美国通过一系列法案和规划推动核能发电,从财政角度来看,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中有3690亿美元用于发展能源,在核能领域,美国为现有核电机组提供每千瓦时0.015美元的生产税抵免;为高丰度低浓铀国内供应链建设提供7亿美元资助;为能源部核能办公室拨款1.5亿美元,加强国家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核能研发。同时,2023年美国发布《先进核能商业腾飞之路》,计划到2050年国内核电装机达到200GW,2030年部署第四代技术、 核聚变 等先进反应堆技术。此外,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全球核电处在复苏的趋势中,也将带动核电产业链景气度的上行。

 

▍风险因素:

 

法案落地进展不及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加剧;美国宏观经济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