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钢铁行业晨报:钒电池产业布局提速,四川打造世界级钒钛新材料集群;本周钢材供应延续减产,厂库拐点已现,刚需动力逐步疲软

黑色金属行研组11-25 09:16

今日提要:
 
1、唐山:建设国内最大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利用基地
2、 钒电池 产业布局提速,四川打造世界级钒钛 新材料 集群★★★
3、英国对华铸件反倾销措施发起过渡性审查
4、刚果矿业公司Zanaga获得旗舰项目所有权
5、力拓BioIron工艺证实低碳炼钢可行
6、本周钢铁数据回顾(11.24):供应延续减产,厂库拐点已现,刚需动力逐步疲软★★
7、 首钢股份 :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顺义冷轧公司的灯塔工厂建设
8、 河钢股份 :唐山分公司退城搬迁偿款334亿元,累计收到过半
9、 甬金股份 :首次回购约20万股
10、 钒钛股份 :公司托管产线具备年产1000m3钒电解液生产能力,目前处于试产试销阶段

一、市场回顾
 
11月24日,普钢板块、特钢Ⅱ板块和冶钢原料板块分别上涨0.12%、0.40%和1.13%, 沪深300 下跌0.44%,普钢板块、特钢Ⅱ板块和冶钢原料板块分别跑赢大盘0.56pct、0.84pct和1.57pct。涨幅前五板块分别是厨卫电器(2.81%)、贵金属(2.71%)、塑料(2.64%)、电机Ⅱ(2.62%)和 中药 (2.60%)。

 
钢铁板块中涨幅前五的公司有钒钛股份(3.21%)、 三钢闽光 (2.87%)、 常宝股份 (2.39%)、 武进不锈 (2.16%)和 久立特材 (1.86%);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是 重庆钢铁 (-0.61%)、 山东钢铁 (-0.66%)、 新兴铸管 (-0.78%)、 广大特材 (-1.09%)和 抚顺特钢 (-1.25%)。

 
二、行业要闻

1、唐山:建设国内最大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利用基地
 
11月24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唐山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把唐山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利用基地和绿色低碳钢铁生产基地。
 
具体来看,上述方案提到五大主要任务。
 
一是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示范带动的原则,重点打造“一圈、两网、多园区(基地)”的空间布局。
 
二是构建具有唐山特色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回收网络。重点从合理布局回收网点、推进分拣中心建设、畅通废旧物资转运渠道、建立废旧物资逆向回收体系、培育骨干回收加工企业等五个方面对全市回收网络加以完善。
 
三是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再生资源先进加工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提质升级。
 
四是依托钢铁产业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废旧钢铁加工利用基地。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加大钢铁生产企业对废旧钢铁再生资源的利用力度,实现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别是鼓励和支持钢铁生产企业发展短流程炼钢;在钢铁生产企业普遍推广回收、加工、利用一体化模式;组织钢铁冶炼企业制定废旧钢铁再生利用计划,进一步加大废钢使用比例;推广利用高炉煤气加吹氧工艺建设废钢烘烤预热系统的新技术,达到进一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方案提到,到2025年,全市钢铁生产企业废旧钢铁再生利用总量达到4000万吨,废钢比例达到30%以上。减少原矿开采1.7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00万吨,减少矿渣排放4800万吨。把唐山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利用基地和绿色低碳钢铁生产基地。
 
五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智能机电再制造产业园。唐山将以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为契机,打造生产装备高端化、制造技术高新化、管理体系科学化、服务水平优质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的国内一流绿色智能机电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区。
 
2、钒电池产业布局提速,四川打造世界级钒钛新材料集群
 
2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钒电池系统集成达1GW/年。受此消息及市场因素影响,24日多支钒电池概念股走强, 振华股份 盘中涨停,钒钛股份盘中涨幅达5%。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四川省将形成布局合理、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和世界级的钒钛新材料集群,产值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钒(以五氧化二钒计)产品达10万吨/年,钒电解液达7.5万m3/年,钒电池系统集成达1GW/年。支持钢铁企业加大对钒的应用,促进钒在钒电池等非钢领域的应用,支持“ 新能源 + 储能 ”钒电池储能示范。
 
据电池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分析,这份意见是目前国内少有的省级层面钒钛产业规划,因为四川省拥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目前央企鞍钢集团旗下钒钛产业上市公司攀钢钒钛(现更名钒钛股份)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产钒企业,也是国内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因此四川在政策层面率先做出规划很好理解。
 
3、英国对华铸件反倾销措施发起过渡性审查
 
近日,英国贸易救济署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铸件产品(certain cast iron articles)反倾销措施进行过渡性审查,以决定源自欧盟的上述措施是否继续在英国实施及是否调整税率水平。
 
涉案产品的英国海关编码为7325100031,7325991060。案件调查期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18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
 
4、刚果矿业公司Zanaga获得旗舰项目所有权
 
刚果矿业公司Zanaga表示已与嘉能可达成协议,收购其位于刚果Zanaga铁矿项目的控股权。该协议签订即生效,确保Zanaga公司能独立开展业务。
 
根据协议,Zanaga公司将收购间接持有该项目采矿许可证的实体公司Jumelles50%以上的股权。与此同时,为保证该铁矿项目的持续运营和Zanaga公司的资金需求,嘉能可同意将其贷款额度从120万美元增加到180万美元,并将还款日期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5、力拓BioIron工艺证实低碳炼钢可行
 
在德国一家小型试验场,由力拓、美卓奥图泰公司和诺丁汉大学微波工艺工程组组成的项目组利用1000批高尔夫球大小的铁矿石和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反复测试,初步结果证实用澳大利亚矿山铁矿进行低碳炼钢的工艺有效可行。
 
该工艺名为“BioIron”,是用生物质作还原剂与微波能替代冶金煤,在炼钢过程中将Pilbara铁矿转化为金属铁,可能实现钢铁生产零排放。
 
力拓目前正计划开发更大规模的试验工厂进一步评估该工艺的潜能,帮助钢铁价值链脱碳。
 
6、本周钢铁数据回顾(11.24):供应延续减产,厂库拐点已现,刚需动力逐步疲软
 
据Mysteel统计,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供应919.74万吨,减量8.69万吨,降幅0.94%。截至本周,五大钢材品种连降四周,累计减量近6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仍高出近23万吨,其中建筑钢材品种同比高3.7万吨,板材品种同比高约19万吨。库存方面,五大钢材品种总库存1289.43万吨,周环比减少25.27万吨,降幅1.9%。国庆节后至今五大钢材品种连降7周,累计降库约304万吨,整体去库速率环比上周略有收缩,这与目前国家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且刚需持续性动力不足有一定关系。消费方面,本周五大品种周消费量降幅4.5%;其中建材消费环比降幅6.2%,板材消费环比降幅3.1%。本周五大钢材品种消费量受库存环比增幅明显收缩影响,整体消费环比减少啊。从同比表现来看,建材的螺和线同比低8.4%和9.6%;板材的热、冷、中同比高3.1%、5.1%和14.1%。

 
本周建材供应整体相对持稳,但螺降线增,其中螺纹除华北和西南,其余均有保持减量;线盘除华东和西北,其余区域却有增产或持稳。 综合 建材来看,华东和中南本周环比减量突出,且以江苏、河南、湖南等省为主,减产主因在于设备停产检修或品种转产;华北和西南环比增量,且以四川、云南等省为主。增产主因在于检修结束,设备逐步恢复生产。热卷方面,本周热轧产量较上周继续下降,其中主要降幅地区是华东地区,主要是NG本周新增整周检修,另外华北地区JG今日新增检修但影响量还未体现,其他地区本周产量变动不大。



 
建材方面,本周建材库存环比由降转增,其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为主要增库区域,且以江苏、江西、广东、四川等省为主。增库主因在于终端刚需动力逐步减弱,采购积极性环比下降。另外冬储开始陆续启动,北方资源南下节奏加快,促使南方部分企业出库受到一定阻碍,进而使得整体库存环比上升。热卷方面,本周钢厂库存继续下降,主要增幅地区是中南地区,主要是因疫情导致钢厂出库减慢商家提货速度放缓,而主要降幅地区是华北、东北、华东地区,一方面是因供给下降,另一方面钢厂出库仍在加速,导致厂库进一步下降。

 
建材方面,以螺纹钢为例,从三大区域来看,华东和北方较上周略有降库,分别环比下降7.13万吨和4万吨,南方环比微增0.7万吨;从七大区域来看,除华南和华北,其余区域有减少,其中华东、东北和西北为主要降库区域,且以杭州、西安、沈阳等省表现突出。热卷方面,从三大区域来看,华东、南方和北方均有降库,分别环比减少1.89万吨、7.69万吨和2.01万吨;从七大区域来看,除东北,全国各区域均有去库,且以华东的上海、华南的乐从和西南的成都表现突出。
 
本周五大品种库存总量为1289.43万吨,周环比减少25.27万吨,降幅1.9%。其中建材库存减少11万吨,降幅1.7%;板材库存减少14.3万吨,降幅2.2%。上期库存总量为1314.7万吨,周环比减少60.97万吨,降幅4.4%。其中建材库存减少38.1万吨,降幅5.5%;板材库存减少22.8万吨,降幅3.4%。
 
三、公司预警

7、首钢股份: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顺义冷轧公司的灯塔工厂建设11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首钢股份提问,能否请公司简单介绍智能装备应用场景?以及公司智能装备应用场景规划?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引领组织模式和生产方式变革,让智能制造赋能公司发展。京唐产线推进无人仓储及智能物流管控平台立项实施,实现厂区车辆全量、全时段智能管控;推进公辅助系统集中智能监控,高压系统、水系统、酸再生系统实现无人化,提升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大力推进RPA 机器人 应用,23个业务流程提效80%以上。迁顺产线着力提高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建立仓储、物流管控领域数字化体系,进一步提升生产物流效率。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顺义冷轧公司的灯塔工厂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方位增强公司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8、河钢股份:唐山分公司退城搬迁偿款334亿元,累计收到过半
 
11月24日晚间,河北国有钢企河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000709)公告披露,近日,唐山分公司收到唐山市政府拨付的搬迁补偿款20.12亿元。本次唐山分公司退城搬迁可获得搬迁补偿款总金额为334亿元,截至本次公告披露日,唐山分公司已累计收到搬迁补偿款176.81亿元,占应收补偿款总额的52.94%。
 
按照河北省政府、唐山市政府对退城搬迁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河钢股份唐山分公司位于唐山市区的产能于2020年9月全部关停。2020年8月9日,河钢股份与唐山市政府就关停及补偿事项签订了《关于唐山分公司退城搬迁协议》。
 
9、甬金股份:首次回购约20万股
 
甬金股份(SH 603995,收盘价:28.96元)11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2年11月24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首次回购股份数量约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6%,购买的最低价为28.64元/股,最高价为29.18元/股,首次回购已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约589万元。
 
10、钒钛股份:公司托管产线具备年产1000m3钒电解液生产能力,目前处于试产试销阶段
 
钒钛股份11月2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大连融科共同投资成立了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后续双方将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建设更大规模产线。
 
免责声明
 
本信息研究日报基于公开市场交易信息,以及行业/政策信息等整理,内容将传递更多信息,不够成投资建议。本信息研究日报力求但不保证信息、数据的完全正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