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福建中心承办,厦门金圆集团提供全面战略支持的2025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圆集团杯·证券业金牛奖颁奖典礼在福建厦门举行。
本次大会上,来自厦门市委市政府、中国证券业协会、厦门金圆集团的领导嘉宾,以及数百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高管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企业更大力度“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证券行业如何积极发挥金融优势,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就2026年资本市场新机遇进行分享。
作为厦门市属国有金融服务企业,厦门金圆集团以“全面战略支持伙伴”身份,连续2年支持金牛奖落地厦门,以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国贸 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象屿 集团有限公司为大会的特别合作单位。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金融力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和实体经济发展,证券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
作为证券业自律组织,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汪兆军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这为证券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证协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担当作为,引导督促证券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携手开创“十五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从证券公司视角出发,多位与会人士均赞同,要将自身发展规划与国家、时代发展浪潮有机结合,在服务国家大局、深耕新质生产力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在 中信建投 证券党委委员、执委会委员、机构委主任黄凌看来,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证券行业需找准自身优势与全局工作的结合点,主动融入并服务大局,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主业、明晰战略定位,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增强 综合 实力,在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担当作为。
长江证券 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正斌认为,面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遇,金融机构要深度参与其中。长江证券正全面重构业务体系,致力于架起资本与产业的“价值桥梁”,做大现代产业体系的“耐心资本”,助力“三资”盘活,扮演存量国有资产的“超级管家”,未来也将继续深耕新质生产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自立自强催生新质生产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描摹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本次大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五五’规划愿景前瞻”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尹艳林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稳步推进,多项宏观指标凸显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展望“十五五”时期,宏观政策上要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更积极的政策,推动形成内需主导、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实体经济需坚守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筑牢先进制造业根基,以科技自立自强催生新质生产力。
资本市场2026年的表现同样受到各方关注,其在经历震荡上行后能否继续维持涨势,格外受到期待。在本次大会的圆桌论坛环节,平方和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吕杰勇,长江资管总经理助理、FOF投资部总经理李仁宇, 第一创业 证券基金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景殿英以及金圆统一证券总裁助理王金波,围绕中国资产崛起的大背景,纵论2026年资本市场新机遇。
与会人士认为,2025年推动股市上行的底层逻辑目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居民配置权益资产热情正在升温,且从趋势上看,其整体更向着有利于权益市场的方向发展。展望2026年市场机遇,科技成长或是重中之重,建议关注整个AI产业发展趋势,此外“反内卷”板块相关投资机会也值得重视。
证券业金牛奖获奖榜单揭晓
会上,2025证券公司金牛奖、2025证券公司集合资管计划金牛奖获奖榜单正式揭晓,共有38家证券公司、20家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105只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奖。
除发布获奖榜单外,由中国证券报自主研发的海外资讯产品——“中证参考·海外资讯”也在本次大会重磅亮相。中国证券报当前正加速向始于媒体、基于媒体、高于媒体的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商转型,此次推出的新产品立足全球视野并借助AI赋能,旨在为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富和更有价值的投资参考。
“中证参考·海外资讯”基于新华社海外数据采集、清洗和分析能力,依托中证报金牛投顾大模型技术平台,旨在为证券行业提供时效快、全覆盖、可信赖的海外市场资讯服务,资讯覆盖美股、港股、A股等市场,捕捉核心产业链关键动态及全球宏观政策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