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化投资浪潮下,ETF规模接连创下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ETF总规模创新高至5.63万亿元,较前一季度末增加1.32万亿元。
新高之下,ETF管理人的规模格局再次生变。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排名前10的ETF管理人有2家发生位次变化。而千亿级规模的ETF管理人较前一季度增加3家至15家。

规模增长成为ETF管理人三季度的主要趋势,42家ETF管理人出现规模上涨,头部管理人的规模增长趋势更为显著。
前十ETF管理人位次生变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依旧蝉联ETF管理人的冠军位次,截至9月底的在管ETF规模为9035.62亿元,较前一季度增长1521.55亿元。跟随其后的易方达基金,截至9月底的在管规模为8626.64亿元,环比增量则更为显著,达1964.22亿元。
2家头部公司的差距也进一步收窄,最新ETF在管规模仅相差408.98亿元。
排名第三的华泰柏瑞基金,截至9月底的在管ETF规模为5978.72亿元,也较前一季度增加了983.72亿元。
排名第四至第十依次是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博时基金、华宝基金。与前一季度相比,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在三季度末站上3000亿关口,而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博时基金则是来到了2000亿梯队。
其中,因规模环比增加573.54亿元,博时基金截至9月底ETF在管规模来到2200.47亿元,排名则抬升1位至第九。数据显示,该管理人旗下的可转债ETF在三季度增长较多,且新成立科创债ETF。
和博时基金排名对调,华宝基金截至9月底的ETF管理规模达到1936.24亿元,较前一季度增加278.83亿元。这也是前十管理人中出现位次变化的2家。
新增3家千亿ETF管理人
除了前十ETF管理人,还有华安基金、银华基金、汇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鹏华基金等5家基金公司截至9月底的ETF管理规模也超千亿。
其中,汇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鹏华基金等3家是在三季度新进千亿规模队列。
相比二季度,汇添富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增加八成以上,规模排名提升2个位次,汇添富国证港股通 创新药 ETF规模增长较多;鹏华基金也增加了九成以上的ETF管理规模,该机构三季度同样新成立了科创债ETF,同时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也在三季度出现超170亿元的规模增长。
头部化效应延续
整体来看,多数ETF管理人三季度维持增长势头,头部管理人规模增长更加显著。
所有ETF管理人中,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是三季度规模增量最多的3家;此外,其余5家三季度规模增长超700亿的管理人也是前十机构,分别是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国泰基金、嘉实基金。

这也使得头部化效应在三季度延续,截至三季度末排名前十的ETF管理人合计管理规模4.28万亿元,占所有规模的76.17%。
中小规模的管理人也有出现规模增幅较显著的个例。比如,兴业基金的ETF在管规模在三季度增长15倍以上,新进百亿队列,达到143.43亿元。这主要是受益于新成立的科创债ETF,截至9月底该ETF规模为135.82亿元。
同样的,中银基金也在三季度新成立科创债ETF,截至9月底公司在管ETF规模为124.48亿元。
中银证券 、永赢基金、华富基金在管ETF规模也在三季度翻倍。其中,永赢基金的ETF规模在三季度跃升至253.7亿元,旗下沪深港 黄金股 ETF规模增长较多。
招商基金的在管ETF规模也增长超八成,排名上升1位,除了新成立的科创债ETF,该机构旗下电池主题ETF也在三季度增长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