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以来,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仍保持较快增长。在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不少市场机构将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之间的变化视同居民存款“搬家”到股市,事实上,这二者并非是必然联系的。
专家表示,所谓存款“搬家”,其实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的变化,把银行里的储蓄存款转换成其他资产的现象,本质上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一种表现。
“过去20年里,股票、房产、 互联网 金融产品、银行理财、基金等不同类型资产在不同时期曾成为居民存款资金转移的去向,并且根据不同市场形势变化,这种资金流动也是双向动态变化的。”上述专家表示,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增多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存款“搬家”是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收益率相对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专家表示,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居民就会增加持有这类资产,在预算(财富总量)约束下则会相应减少其他资产。不同金融资产收益率比价关系改变后,资金会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利率的影响和传导作用会体现得较为明显。
“2023年以来,存款利率与 其他金融 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弹性增大,存款‘搬家’和‘回流’现象时有发生。”上述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