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A股强势上攻,创业板指,已翻倍!AI产业链股盘中集体爆发

证券时报网09-11 18:58

A股今日(9月11日)强势上攻,沪指涨超1.5%,创业板指大涨超5%突破3000点大关,较去年9月低点已翻倍,科创50指数亦涨超5%。 富时中国A50 指数期货午后快速拉升,盘中涨超2%。

 

具体来看,沪指盘中在 券商 、 保险 等板块的带动下强势上扬,逼近年内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大幅走高,均创阶段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1.65%,报3875.31点;深证成指涨3.36%,报12979.89点;创业板指涨5.15%,报3053.75点,相较于去年9月最低点1520.72点已实现翻倍;科创50指数涨5.32%。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649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4600亿元。

 

A股全市场近100股涨停,超4200股飘红。 半导体 、AI产业链股集体爆发, 海光信息 、 腾景科技 、 炬光科技 等涨停, 工业富联 连续两日涨停续创新高, 寒武纪 大涨约9%;券商板块拉升, 国海证券 涨停, 长江证券 涨约7%; 猪肉概念 股崛起, 金新农 、 天康生物 涨停, 牧原股份 涨超5%; 苹果 概念股亮眼, 立讯精密 、 鹏鼎控股 、 深南电路 等均涨停。值得注意的是,盘中斩获7连板的 首开股份 (600376)尾盘“炸板”,但收盘仍涨约7%;4连板的 卧龙新能 (600173)尾盘亦打开涨停,收盘涨约5%。

 

港股方面,商汤、 华虹半导体 、 中芯国际 等涨约5%; 翰森制药 跌近9%, 药明康德 、美团跌超5%。

 

AI产业链股爆发

 

CPO概念等AI产业链股盘中集体爆发,截至收盘,海光信息、腾景科技、炬光科技、 四会富仕 等20%涨停, 胜宏科技 涨超16%再创新高,工业富联连续两日涨停续创新高。

 

甲骨文亮丽的财报及强势的股价走势点燃A股AI产业链投资热情。周三,甲骨文股价飙升36%,创收盘新高,报328.33美元/股,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单日市值暴增2440亿美元。

 

甲骨文第一财季数据显示,公司未实现履约义务(尚未确认的已签约收入)已经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359%。公司上个季度与OpenAI签约,共同在美国开发容量达到4.5吉瓦的数据中心。公司同时预期,2026财年的云基础设施将达到18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7%。对于之后4个财年,公司预期这项收入将分别达到320亿美元、730亿美元、1140亿美元和1440亿美元。业内分析指出,甲骨文的合同金额激增,意味着AI浪潮带来的 云计算 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于AI泡沫的担忧。

 

广发证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AI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呈现全球市场协同、国内外需求联动的强劲态势。海外云厂商持续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驱动高速率光模块、AI 服务器 等硬件需求保持强劲;同时,国内运营商与数据中心企业加速AI部署,推动国产算力产业链蓬勃发展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应用正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化落地。2025年下半年,AI产业链的高景气度预计将持续推动相关企业收入、利润与盈利能力的协同提升。

 

券商板块拉升

 

券商板块盘中强势拉升,截至收盘,国海证券涨停,长江证券涨近7%, 中原证券 、 太平洋 、 东方财富 等涨超4%。

 

机构表示,随着市场情绪的持续提升,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成交额及两融余额不断攀升,市场指数明显回暖,为券商下半年业绩增长提供稳定支撑。

 

中信建投证券近日指出,2025年上半年A股日均成交额达到1.61万亿元,同比增长62.5%,新发基金等指标也趋于向好,驱动证券行业收入与利润高增长,其中经纪/两融、自营投资贡献主要增量,投行回归正增长,行业景气度向上修复动能充足,估值与EPS双击,但动态估值还未达到历史极值,其中PE估值提前反映业绩增长对高估值的消化,随着三季度业绩继续好转,板块上行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创新药概念下挫

 

港股创新药概念今日大幅下挫,截至收盘,翰森制药跌近9%, 石药集团 、 百济神州 跌约7%, 康龙化成 、药明康德跌近6%。A股方面, 泰格医药 跌近5%,药明康德、 药石科技 等跌逾2%。

 

今日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包括一项行政命令草案,该草案可能会扰动中国发明的实验性疗法,并可能会影响美国的制药行业,并限制 仿制药 和先进疗法的可用性。但白宫方面表示,没有“积极考虑”该草案。

 

同时,有机构指出,创新药行情可能演绎到鱼尾行情,市场开始分化,当前需要精选α个股。回顾行业 综合 PE综合水平仅在历史平均水平,科创资金在医药板块有望外溢到创新器械及AI医疗。

 

但 中信证券 认为,2025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的医药行情明显回暖,在医保政策迎来大幅度优化、院内内需恢复确定性强、创新迎来回报等政策和产业趋势背景下,医药板块的业绩改善在上半年并没有在估值中得到完全反映,因此虽然板块整体上涨后处于72%的5年内估值分位数,但是结合未来从产业支持端到保险支付端的重大变革,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的走势还远没有结束,上涨主升浪还有望中长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