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布局步伐加速,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中国证券报15:25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

 

据央视网报道,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资在华新设证券机构共计5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已达944家,年内新增18家,外资通过北向渠道持有A股市值约2.2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871亿元。

 

从证券、银行到 保险 、资管等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全方位加速融入中国金融体系,以实际行动彰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

 

多领域外资机构积极行动

 

“渣打作为重要的外资银行,将融入到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尽管经历了市场起伏,渣打始终坚定不移地布局和投资中国市场。”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期间,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副董事长鲁静这样表示。

 

链博会期间,渣打银行正式推出一站式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渣打环球链”。该解决方案面向“走出去”中国企业与“生而全球型”企业,针对他们运营中面临的结算、融资、资金流管理与风险防范等核心痛点,提供覆盖多个国家、币种与业务场景的 综合 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打造更安全、更灵活、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跨境供应链体系。

 

保险领域,2025年,安盛集团在临港国际再保险功能区举行海外再保险合约路演,这是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以来,首次由全球直保集团开展的国际分入合约路演。来自墨西哥和埃及市场总计1.24亿欧元的再保险合约,体现了全球头部保险集团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信心与实质性认可。

 

证券行业,瑞银证券有望成为中国第五家外资独资证券公司。同时,城堡证券、瑞穗证券、花旗证券等的设立申请也在稳步推进。

 

在基金业务方面,今年以来,安联基金、宏利基金、施罗德基金等瞄准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高质量和极具增长前景的资产,推出多只新基金产品。

 

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安昀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科创板试点资深专业投资者制度所带来的机会。他认为该举措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创新,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通过引入具备硬科技投资经验的资深机构(需满足“5年内投资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等严格条件),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市场化价值背书,增强审核精准度;其次,建立“长期持股+规模门槛”的约束机制(如IPO前24个月入股且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推动资本向早期科创项目倾斜,同时降低中小投资者风险;最后,优先支持政府引导基金、产业链龙头参与,强化资金向 人工智能 等战略领域聚集,形成“专业研判+政策引导”的双重资源配置机制。该制度不设新上市门槛,但为第五套标准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市场化审核路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外资在华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是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价值的理性判断和战略布局。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外资参与度将进一步提升。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国及亚洲的专业制造业技术能力集中,不易被取代,中国经济的韧性及结构性增长机遇依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