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业内专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中国证券报05-09 18:55

中国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综合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整体平稳。具体政策操作进一步优化,如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方式、用好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将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合并为支农支小再贷款等。

 

市场人士表示,在各项货币政策支持下,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多年、多次降准降息的累积效应不断显现,社会融资环境总体处于较为宽松状态。

 

新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一是进一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报告释放出积极信号,市场对货币政策持续保持适度宽松力度有信心。二是支持扩大消费。在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的背景下,提振消费成为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报告对此进行了专题论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也于近日正式推出。市场预计,未来服务领域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释放。三是有力应对外部冲击。专家表示,报告多次提及“关税政策”,显示政策层面对此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已在积极应对、重点发力,稳定外贸也将成为未来政策支持的一个重要方向。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专家表示,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稳定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持续发力,存量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5月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还宣布了三大类十项举措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创设并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出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工具等。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揽子政策出台实施非常及时,在遭受外部冲击的关键时点,稳住市场稳住预期,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积极作为,更好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支持经济合理运行。从近年央行实践看,央行政策出台后会及时传导至金融系统,政策效果显现是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