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多家公司透露业务新进展

证券日报03-17 08:14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透露 机器人 业务布局的最新情况,工业和服务机器人方面,电力巡检、车辆巡检以及医疗协作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但上市公司涉及人形机器人的研制仍然较少。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逐步成熟,规模效应凸显,成本也在进一步下探,工业机器人性价比提升。但人形机器人对 综合 技术要求更高,是一个技术集成体,所以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突破困难。
 
多家公司透露新动向
 
近日,多家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透露机器人业务新进展。3月14日, 泽宇智能 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透露,公司布局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旨在解决目前电力巡检机器人可靠性低和图像算法识别率低的问题,真正做到人工巡检全替代。
 
3月9日, 申昊科技 发布公告称,2023年公司将积极推进“ 人工智能 +工业大健康”的战略目标,积极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业机器人、轨交行业机器人、防爆机器人、监理机器人等产品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为公司开拓新的增长曲线。
 
华大智造日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透露,公司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通过集成机器人、实时远程控制及超声影像等技术,突破传统超声诊疗方式的局限,克服时空障碍,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 医疗器械 注册、欧盟CE认证、新加坡医疗器械主管当局HAS批准的当地市场进入资格以及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批准的当地市场进入资格。
 
此前, 科大讯飞 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3年将正式发布软硬一体机器人产品,并在后续有序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最终让能够端茶送水、陪伴服务的机器人进入每一个家庭。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冯彦娇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可以与交通、医疗、工业制造等多个场景融合。目前,已有智能车站、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智慧学校等具体应用场景。
 
看懂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工业以及服务机器人领域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不同的细分领域市场前景可能会有所差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新兴光伏、 新能源 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掌握高端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企业市场前景广阔。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如智慧酒店、物流配送、医疗协作等。
 
人形机器人受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虽然直接研发人形机器人的上市公司较少,但仍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产品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3月13日, 丰立智能 在公告中透露,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服务型劳动力减少,人形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正面临爆发,公司对该领域十分重视,在5年前已经开始对相关领域进行人才和技术的储备。目前谐波 减速器 在终端已经取得小量订单。
 
3月10日, 恒帅股份 在接受调研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属于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行业目前的发展重点可能是产业化和降低成本,并且这一过程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人形机器人中会使用较多电机,这对于电机行业来说也属于一个未来的增量市场。
 
此外, 悦安新材 3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关节的应用是公司未来计划的拓展领域,但目前尚未形成销售和营收。
 
对此,由曦向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除了需要具备高质量的硬件设计、电控系统和 传感器 ,还需要应用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来实现人机交互、语音识别等功能,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技术投入以及长时间的研发过程。
 
“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实现市场化爆发,但还需要一些技术上的突破。企业应该在人形机器人研发领域保持抢先布局,不断探究新型人形机器人技术,提升机器人的 机械 灵活性、信号传输速率、智能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开发出高质量的硬件设计等,以满足市场需求。”由曦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