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AI算力市场再度成为资本焦点。一则来自海外科技巨头 甲骨文 (Oracle)的业绩公告,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其股价单日暴涨近36%,不仅刷新了市场对AI业务增长的认知,更直接带动A股市场中科创 半导体 ETF(588170)、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等相关ETF大幅冲高,资金持续涌入,其中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连续9日获得资金加仓,规模突破6亿元。
一、甲骨文为何突然“爆发”?
甲骨文日前发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多项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AI相关业务的爆发式增长。财报显示,该公司与OpenAI签订了一项重大合作协议,推动其“剩余履约义务”金额飙升至4550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约359%。此外,甲骨云(Oracle Cloud)在本财年预计将实现77%的增长,未来四年的营收展望也远超分析师此前预估。
从业务分布来看,甲骨文 软件 及云收入为最大收入来源,占比约为86%,并且高速增长。从利润情况来看,公司2025财年实现营业收入573.99亿美元,同比增长8%,实现净利润1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主要来源于客户采购和续订应用程序及基础设施技术合同。
上涨的利润及营收预期解释了其股价上涨的基本面,那为何又搅动了算力风云呢?
这一切的背后,是AI应用正在从“概念”走向“落地”。 AI训练 与推理所需的算力资源呈现指数级增长,尤其是多智能体(Multi-Agent)协作场景的普及,显著推高了Token消耗量与 云计算 资源需求,而甲骨文的云业务(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本质上就是向企业出租算力。此前,甲骨文投入巨资建设了具备大量 英伟达 GPU 的AI算力集群。许多AI公司和大型企业自己若缺乏足够的算力基础设施,会选择租赁甲骨文等云厂商的AI算力来开发和运行自己的 AI模型 。而甲骨文凭借其在企业级数据库与云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就成为AI基础设施的重要提供者,因此实现了股价的“突然爆发”,搅动了算力版块的风云。
二、算力板块的连锁反应:从芯片到云,全线受益
甲骨文的强劲表现并非个例,催化算力板块浪潮的因素也不只甲骨文一个。
几乎同一时间,主要经营半导体产品及企业软件业务的博通(Broadcom)也发布财报,第三季度营收达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AI相关业务同比增长63%。首席执行官直言:“AI加速器、网络设施和VMware增长是主要 驱动力 。”
更令人振奋的是,英伟达在近日的AI Infra Summit上意外发布新一代GPU“Rubin CPX”,专为海量上下文处理设计,再次拉高AI算力竞赛的门槛。在这一系列利好的推动下,A股市场中的算力主线迅速反应:A股市场中的硬件设备、半导体相关板块涨幅居前。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自今日开盘后,股价一路上扬。其多个相关成分股集体冲高,全线飘红。 沪硅产业 、 中芯国际 、 中微公司 等龙头成分股受利好消息催化集体上扬。除此之外,云计算含量高的信创ETF(562570)也涨势较好,其重要成分股 海光信息 涨停。(以上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推荐。)
上述表现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共识:AI不再只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业绩驱动力。AI在重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同时,也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了爆发的机遇。
三、AI正在重构全球半导体与云计算格局
据美国半导体协会(SIA)数据,2025年1-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0.4%,达4050亿美元。WSTS更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突破7000亿美元,年增11.2%。AI算力、智能驾驶、数据中心等终端需求,正在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另一方面,云计算作为AI算力的“输出端口”,也迎来结构性机会。国新证券在近期报告中指出,AI Agent的落地推动Token处理量激增。2025年5-7月,某大厂月均Token处理量已达980万亿,中国市场的日均Token消耗量相比2024年初增长超过300倍。多Agent协作更可能将算力需求推高至百倍级别。
这意味着,算力服务(云服务、IDC、算力租赁)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AI浪潮中的二阶受益者,具备更可持续的盈利前景。此前布置大量算力集群的云厂商自此迎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这是一场算力与云服务的共舞。
四、国产力量不容小觑:自主 AI芯片 正在崛起
在全球AI竞赛中,中国厂商并未缺席。 长城证券 最新报告显示,多家 互联网 巨头正在开发新一代AI推理芯片,兼容英伟达架构且能效显著提升。DeepSeek最新发布的V3.1模型采用国产芯片适配的UE8M0 FP8精度标准,使推理能效比提升40%。
实测数据显示,沐曦曦云C500在运行DeepSeek-V3时,单位算力成本较英伟达H100降低35%,推理延迟控制在8ms以内。龙芯等国产芯片在特定场景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功耗控制与性价比。
国产替代已从“概念”迈入“量产”,正在为国内AI应用普及提供更多底层支持。
五、结语:算力时代,谁主沉浮?
甲骨文的业绩爆发,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胜利,更是整个AI算力产业链进入高速成长期的信号。从芯片到云,从硬件到服务,从国际巨头到国产力量,每一个环节都在AI的催化下重新估值。
如果说2024年是AI的“觉醒之年”,那么2025年就是“落地之年”。随着多模态模型、AI Agent、端侧应用逐渐成熟,算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聚焦底层硬科技的 科创芯片 、受益于弹性需求的云计算服务,都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红利。从根本上来说,由甲骨文云服务搅动的风云最终还是落在算力这个核心的根源上,而算力的发展其核心又将归属到半导体材料及设备的发展上。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要想参与这场算力浪潮,精准押注某一家公司难度大、风险高。更高效的方式是通过指数化工具,一键布局整个半导体核心产业链。
例如,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及其联接基金(A:024417;C:024418),聚焦科创板中 半导体设备 (约59%)和材料(约25%)龙头企业,覆盖了从 碳化硅 衬底、光刻设备、薄膜沉积到 先进封装 的完整链条。当甲骨文这样的龙头公司其业务与算力共舞,搅动资本市场风云的时候,受益的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公司将会多种多样,当投资者无法准备把握投资机会的时候,这类覆盖范围广的ETF能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捕捉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扩大捕捉优质投资机会的可能性。据公开信息显示,科创半导体ETF(588170)有以下优势:
1.更科创:20CM弹性+半导体主阵地
2020至今半导体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的比例高达86%,覆盖芯片设计、制造、材料、设备全产业链,是国产替代的“主战场”!如今,科创板融资环境持续优化,摩尔线程等国产GPU明星企业蓄势待发,硬科技生态愈发澎湃。
2.更聚焦:核心环节占比最高
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为首只聚焦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的指数,指数中半导体设备含量超60%,半导体材料含量近24%,合计权重占比超84%,领先半导体类指数。
3.更低估:指数估值性价比突出
对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科技新兴企业,利润可能波动较大,因此市盈率并不准确。相比之下市销率更为合适,企业销售额相对较为稳定,能更好地反映其市场份额和销售能力。我们以市销率为主,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估值为11.79倍,估值分位相对主流半导体指数偏低。
4.更强势:近两年反弹超一倍
指数具备20cm涨停板优势,更快捕捉牛市弹性,基日以来涨幅超63%,年化涨幅超9%,近两年自最低价的最大涨幅超10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0。科创半导体设备材料指数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67.41%、-5.14%、-25.65%、14.99%、-0.13%。指数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预测。
5.规模、流动性领先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作为首只跟踪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的ETF,目前场内规模达到5.48亿元,为同指数场内规模最大的ETF,近两月份额增加了2.14亿份,份额增长率达到88%,反映资金的高度认可。同时,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一月日均成交额达到9600万元,流动性充足!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3。规模数据来源:上交所,Wind。截至2025年9月3日,科创半导体ETF规模为5.48亿元。全市场同指数规模第一指全市场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且上市交易的ETF产品中对应数据位列第一。)
科创板特别风险提示:本基金的基金资产可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特殊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科创半导体ETF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