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规模突破300亿元!资金“疯狂扫货”,这个ETF凭什么?

华夏基金07-16 09:48

自5月以来, 恒生科技指数 持续横盘震荡,市场表现看似平淡。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只ETF却逆势而上,持续“吸金”,成为资金追捧的焦点。7月15日,这只ETF的规模正式突破300亿元大关!
 
它就是——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
 
300亿元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一家中型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相当于能买下6000套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豪宅!换句话说,这只ETF的规模,已经可以媲美一个小型经济体的资金体量。如此庞大的资金疯狂涌入,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恒生科技指数到底有何独特魅力,吸引了投资者的蜂拥而至?
 
(数据来源:上交所,Wind;ETF规模=交易所披露的份额*当日单位净值;截至2025-07-15,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最新规模为301.43亿元;基金规模并不代表业绩水平:规模数据为时点数据,不具备长期参考价值。)
 
港股投资成潮流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6-30)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 恒生指数 上半年累计涨幅已达20.0%,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已达18.7%,两者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这一强劲走势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香港市场。
 
"重回港股"或成行业共识。从基金市场表现看,一些配置港股比例较高的基金产品在年内业绩榜上表现抢眼。曾经被视为"沉寂角落"的港股基金,如今已成为结构性行情中的明星品种。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加码港股布局,"重回港股"或成行业共识。
 
IPO市场的火热也进一步印证了港股的吸引力。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共有44家公司上市,累计募资总额超1000亿港元,已远超2024年全年募资总额(875亿港元)。尽管从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美股市场IPO融资额仍领跑全球,港股市场紧随其后,但从交易所来看,同期港交所IPO募资额位居全球首位,大幅领先 纳斯达克 和纽交所。

 
(信息来源:《 申万宏源 -港股行业比较系列之资金观察:外资通过Keystone正在流入港股市场-250708》)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
 
南向资金加速涌入港股。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涌入港股。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年内南向资金净买入7662.21亿港元,已达去年全年净流入的94.8%。从近三个月南向资金的流向来看,主要集中在科技、红利、 创新药 等赛道的一些公司。
 
外资也正在通过Keystone正在流入港股市场。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在中国香港市场IPO上市的公司中,基石投资者占45.2%,2023、2024年该数字分别为33.2%和31.0%。其中,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外资基石投资者占全部基石投资者占比分别约为41.6%、40.4%、59.3%,合计投资金额分别约为64亿港元、110亿港元、286亿港元,也呈现出大幅上升态势。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当前港股基石投资者中的外资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也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

 
随着热钱不断流入,港股成交数据也在回暖。据港交所最新公布的交易数据:2025年6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30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12亿元上升107%。
 
(以上数据及信息来源:港交所,《申万宏源-港股行业比较系列之资金观察:外资通过Keystone正在流入港股市场-250708》)
 
为何恒生科技可以突出重围?
 
作为港股科技生态圈的"集大成者",恒生科技指数汇聚了30家在香港上市的顶尖科技企业,从 互联网 巨头到 新能源 车新贵,从芯片制造到 人工智能 ,构建了一个覆盖科技创新全产业链的投资版图。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一指数已成为投资者一键配置中国科技核心资产的重要工具。
 
透过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名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企业名称,更是中国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快速落地、智能驾驶的加速普及,还是数字生活的全面渗透,恒生科技指数都精准捕捉到了这些变革趋势的核心标的。
 
①中国AI核心资产:
 
据统计,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共计有23只同时入选恒生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涵盖了小米集团、网易、 腾讯控股 等科技巨头,合计权重达77.63%。若参照 摩根士丹利 《中国AI:沉睡的巨人觉醒》报告中的China AI 60名单,恒生科技指数中有20家公司上榜,权重占比接近90%。某种程度来说,这意味着恒生科技指数代表了中国AI核心资产。

 
(数据来源:Wind, 高盛 ,截至2025-07-10)
 
从产业链布局看,恒生科技指数实现了AI生态的全覆盖。基础层涵盖 中芯国际 等芯片制造商;技术层汇聚了阿里、腾讯、百度等拥有自主大模型的平台型企业;应用层则横跨 智能汽车 ( 比亚迪 、“蔚小理”)、智能硬件(小米、联想)、互联网服务(美团、京东)等多个赛道。
 
②智驾赛道全布局:
 
恒生科技指数在智能驾驶领域展现出深厚的产业布局优势,指数成分股涵盖了智驾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 整车 制造端,比亚迪凭借 刀片电池 、DM-i技术、“天神之眼”智驾平权领跑新能源市场,"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则在 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等领域持续创新,而小米作为科技巨头跨界造车,为行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关键零部件方面, 舜宇 光学 科技 作为全球领先的车载镜头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的感知系统;地平线 机器人 专注于车规级 AI芯片 研发,是国内少数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芯片企业。
 
从上游核心技术到下游整车应用,恒生科技指数实现了对智能驾驶产业链的一定覆盖。随着智能电动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这一赛道的长期成长性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③数字生活每一刻:
 
恒生科技指数汇聚了与我们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的优质科技企业。
 
从清晨醒来到夜晚入睡,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居家生活中,美团外卖解决用餐需求,淘宝/京东电商满足购物体验,腾讯./网易的游戏以及快手的 短视频 为我们提供娱乐休闲, 阿里健康 则实现便捷医疗。 智能家居 领域,美的的空调、海尔的冰箱、小米的 智能音箱 共同构建了现代化的生活场景。办公场景下,联想的电脑设备成为生产力工具的重要支撑。出行方面,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小米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重塑交通出行方式,而携程、同程等 在线旅游 平台则让远方触手可及。
 
这些科技巨头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更代表着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恒生科技指数囊括以上这些行业龙头,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 数字经济 发展红利的便捷途径。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这些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可期。
 
展望未来:恒生科技的星辰大海
 
近期恒生科技指数又再度回到历史相对低估区间,截至7月11日的市盈率(TTM)仅19.81倍,处于指数2020年7月27日发布以来约7.96%的估值分位点,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2%以上的时间。一旦有利好事件作为催化剂,板块高成长、高弹性的特质或将带来强劲的上涨动力。
 
展望未来,部分机构指出,下半年继续看好港股,港股中云集诸多稀缺优质资产的恒生科技板块更加值得重视。港股凭借科技龙头标的稀缺性,有望率先受益于AI产业变革,同时港股龙头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和云业务收入同步也强劲增长。港股科技目前估值水平仍然不算高。从企业盈利角度出发,2025年港股科技板块盈利增长也有较强确定性。基于AI产业催化下港股科技板块业绩的良好预期,未来恒生科技ROE有改善空间,继而带动估值抬升。

 
(以上信息及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7-11;《 国泰海通 证券-2025年下半年港股策略展望:恒生科技牛-250527》)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上述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上述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10.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