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5日9:53,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小幅上涨,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 科创芯片 ETF(588200)红盘震荡。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芯片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7.6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2亿元。科创芯片ETF截至7月14日规模突破300亿元。
消息面上,7月14日,据报道 AI芯片 龙头公司CEO黄仁勋将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并于16日会见媒体。
【芯片巨头高度重视中国市场芯片股业绩或持续受益于AI增长】
本次造访为黄仁勋年内第三次到访中国大陆,凸显了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他曾在一场采访中表示,中国AI市场规模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达到500亿美元,AI芯片的需求空间较大。据分析,海外 半导体 巨头在二季度的业绩有望继续受益于AI技术的增长,或对A股芯片板块起到积极影响。
【科创芯片ETF连续5日大幅净流入】
近期资金踊跃借道ETF布局科创板芯片赛道。规模方面,截至7月14日,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5日合计“吸金”22亿元,最新规模超300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位居同类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科创芯片ETF份额连续5日净流入,净流入超13亿份。
【芯片国产替代趋势势不可挡科创板成为主阵地】
随着AI( 人工智能 )、 5G 、IoT( 物联网 )等成为推动芯片半导体需求增长的新动力,芯片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边是长期向好的行业形势,一边是芯片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国产芯片企业正迎来上市热潮。科创板作为国内“硬卡替”(专注硬科技、攻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替代)上市公司的摇篮,汇聚了一批走在国产替代最前沿的芯片公司,科创芯片ETF是把握芯片国产替代概念的上佳工具。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90%权重覆盖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全产业链,深度绑定AI算力与自主可控主线,无产业链冗余,且弹性更强,在AI算力需求爆发周期中更具进攻性。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 中芯国际 、 海光信息 、 寒武纪 、 澜起科技 、 中微公司 、 芯原股份 、 沪硅产业 、 恒玄科技 、 思特威 、 华海清科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以上仅作为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列示,不构成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或投资价值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