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红利基金:热闹背后的行业断层

基金管理公司02-24 00:09

  进入2024年以来,在哀鸿遍野的公募基金市场上,密集发行的红利主题基金是难得的一方热土。

  根据天天基金对在售基金的统计,截至2月21日,目前正在发行以及未来2周要发行的红利基金,一共有13只。这种热闹程度甚至让人想起了之前的白酒、医药、新能源与去年中证2000ETF扎堆发行的过往。

  红利/高股息基金的发行,是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加速的:全年有21只红利新基,其中11只是在这个季度成立,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当然,纪录都是用来被打破的,2024年一季度还没过去就刷新了。

  密集推出的产品,推动了红利份额、规模的增长。截至2月21日,红利产品的总规模大约580亿。比2023年底增加了约130亿,但总体来看,不过是跟医药类的明星基金经理一人的管理规模相当。

  这个体量对比,不仅折射出红利产品的小众,也反映出了公募行业的断裂。

  01、指数多,主动少

  与过去白酒、医药、新能源当道时期,各基金公司发行大量主动管理产品去扩规模的做法不同,这一轮红利基金的发行热潮,主要集中在指数型产品。

  例如,招商、交银是围绕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来做产品;泰康、富国的新产品是追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万家是追踪中证红利指数;华夏、上银是围绕国企红利指数;易方达追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汇添富追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

  此外,易方达还推出中证红利低波动ETF的联接产品,鹏扬推出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的联接。

  而主动管理型产品只有2只。

  13只新基当中有11只是指数产品,一方面当然说明了市场上红利相关指数的发达,以及基金公司在经历过去5年拼赛道后的新经营策略。

  目前市场上的红利指数有三大类,(1)纯粹按股息高低排列的,如上证红利、深证红利、中证红利;(2)加一点筛选条件做成smart beta的,如加入波动率后制成的中证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东证红利低波等;(3)加入主题或行业的,如国企红利、消费红利等。

  足够丰富的基础指数,让基金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数来做产品。

  而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押赛道、大回调后,基金公司即使扎堆发产品,也有意识地更多选择围绕指数来进行。

  去年8月,中证公司推出中证2000指数后,数十家公司争相报批、推出中证2000、中证2000指增产品。而在近期中证公司连续发布红利低波动指数和中证红利价值指数后,各公司发布红利指数的情形,也基本复制了这一做法。

  另一方面,主动管理做高股息投资,其实一直是个“小众”的行为。

  截至2023年底,产品名字带有“红利”或“高股息”,或者业绩基准对标红利指数的主动型产品(股票型+偏股混合+平衡混合+灵活配置),全市场也就100个左右。同期市场总共有11030只基金产品,其中4348只是主动型产品,红利有多么非主流可见一斑。

  02、老将多,新人少

  所有基金公司都会讲人才梯队培养,但在主动型红利产品上做得好的选手,几乎都是老江湖。

  在这批新基中仅有的2只主动产品里,中信保诚的国企红利量化选股,管理者是韩依凌、黄稚,都有10年以上的投研经历,其中韩依凌是2016年重新加入中信保诚,黄稚是2015年从券商加入中信保诚,两人从2018年至今都在管指数型产品。

  而如果把目光转向全市场,产品名字带有“红利”、“高股息”的,并且业绩比较好的,“老将当道”的情况就更明显了。

  例如,同样是在中信保诚,管理“中信保诚红利精选”做得风生水起的提云涛,已经是有超过20年经验的老江湖了,在2003年就参加了申万系列指数的设计。这只产品过去一年多重仓 长江电力 、 皖通高速 、 兖矿能源 等高分红公司,净值稳如泰山,在2023年只跌了0.03%,今年截至2月21日涨了6.77%。(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又如,长盛基金的王宁,其管理的“长盛量化红利”在2021、2022、2023年分别获得25.11%、-7.62%、3.50%的战绩,今年截至2月21日上涨9.56%。而他也是超过20年经验的老手,从2001年就在长盛管产品。(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又如,中泰基金的姜诚,“中泰红利优选”、“中泰红利价值”通过配置银行、煤炭、家电龙头表现良好,他管理的其他产品也主要采取高红利策略,如“中泰玉衡价值优选”、“中泰星元价值优选”。而他是在2006年就加入券商,2009年开始管自营产品。(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再如,平安基金的刘杰,“平安股息精选沪港深”后的业绩也不错,今年截至2月21日涨了9.11%,他从事投研也快20年了,在2017年加入平安之前,在券商、天弘、英大任职。(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即使放宽到产品名字不带“红利”,但持仓股息率高、表现好的,也依然是老将为主。

  例如,近年很火的万家基金的黄海,2000年就在中银万国做策略研究员了。又如,大成基金的徐彦,2006年入行、2007年加入大成并供职至今。又如,曾经跟徐彦是同事的杨思亮,算是高股息策略里比较年轻的,在2011年加入大成、2018年加入宝盈后开始管公募产品。

  此外,管“易方达瑞恒”的萧楠,管“工银战略转型”的杜洋,更是早已名震江湖。

  这种策略小众、老将为主的局面,跟过去几年涌现的一批批只有三五年经验的新手,一下子就管几十甚至上百亿赛道型产品的情况相比,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这折射出了投研上的人才断层。

  在主动管理中应用高股息策略,并不是列个表选股息高的去买就行了,它的主要难度在于:要尽量做得比红利指数更好。

  红利指数本身已经具备不断剔除低股息公司的功能,其实是“被动指数里的主动产品”,这是它跟一般行业主题指数最大的差异。在这个环境下,主动管理需要更前瞻地判断公司自由现金流是否可持续、高分红是否能保证,才可能做得比指数要好。?

  这难度比抱着行业龙头、外加一两个独门牛股的赛道型做法要大。因此,这不仅需要基金经理具备跨周期、跨行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基金公司在考核上更着重长期与绝对收益。

  而过去四五年恰恰是新生代基金经理纷纷把自己变成“类行业指数”的时期,也是诸多公募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划分行业组的时期。

  在这个“走捷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基金经理,很难一下子及时转道红利投资框架;公司的制度转变可能就更慢、更难了。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募与渠道在销售、推广上的不足。

  上述提到的业绩良好的红利主题产品,规模都比较小。

  提云涛的“中信保诚红利精选”,A+C份额合计0.8亿左右;王宁的“长盛量化红利”,A份额2.4亿,C份额最近才发行;刘杰的“平安股息精选沪港深”,A+C份额合计0.1亿左右;姜诚的“中泰红利优选”5.46亿,“中泰红利价值”5.28亿,已经是红利主题基金中的巨无霸了。

  03、尾声

  这种在产品结构、人才培养、销售投入上的断层,放在以往人口增长红利显著、多行业高速增长的时代里,可能不是问题,但当人口与行业增长速度放慢后,红利策略可能不是简单的熊市避险或基金抱团。

  这时候,在过去几乎清一色建立起来的自下而上选股逻辑、行业分组的公司治理框架,可能就会变成雷区。换句话说,很多公司即使想发主动红利产品,都不一定能找得到人。

  然而,金融行业的历史已经说明,一个众人熟悉的发展与成功路径里,往往隐藏着危险:没遇到稀有事件的时间越长,群体对这个稀有事件的应对能力就会越差。

  最危险的抱团并不是扎堆发产品,而是认知框架与组织架构的高度雷同。